行政检察 首页/ 检察业务/ 行政检察/

全国生态日 | 强化行刑反向衔接,筑牢黑土地保护屏障,共绘黑土地保护绿色蓝图

时间:2024-08-15

来源:本站

作者:李克新

编辑:孔莉莉

录入:松北发稿

审核:杨俊

【字体:  

 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,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,在保障法律正确实施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,也肩负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、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使命。2023年以来我院行政检察部门紧密围绕“行刑反向衔接、黑土地保护、生态环境修复”三大核心任务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保护体系,有效遏制了黑土地退化趋势,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。

  一、深化行刑反向衔接机制,织密法治保护网

  面对生态环境犯罪日益复杂多变的态势,我院行政检察部门主动作为,与公安、行政机关等部门建立健全行刑反向衔接机制,实现生态环境案件从行政执法行政检察无缝对接。一是强化信息共享,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,确保案件线索及时移送、证据标准统一适用;加强监督制约,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不及时、不全面等问题,依法进行监督纠正,有效防止了“以罚代刑”“降格处理”等现象的发生。三是加强科技支撑与示范引领,行政检察部门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,定期监测。提高黑土地保护与修复的精准度和效率

  二、聚焦黑土地保护,守护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

  黑土地被誉为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。我院行政检察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将黑土地保护作为工作重点。一是行政检察部门针对非法占用、破坏黑土地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,组织专项检察监督,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执法,恢复受损土地;二是推动源头治理,行政检察部门联合农业农村、自然资源等部门,共同研究制定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,推动形成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。三是探索行刑反向衔接与生态修复相结合。行政检察部门在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的同时,针对犯罪情节轻微、认罪认罚且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的犯罪嫌疑人,是否按要求主动完成生态修复任务,并接受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。四是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被不起诉人,对其破坏生态环境地块不定期检查,是否长期复垦复绿,确保生态环境修复向好发展。通过这些举措,有效遏制了黑土地退化的趋势,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检察力量。

  三、助力碳中和目标,共绘绿色发展新篇章

 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,我积极融入国家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,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始终。一是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,对破坏生态环境、影响碳汇功能的犯罪行为,依法严惩不贷,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;二是探索碳汇补偿机制,引导涉案企业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、恢复植被等方式进行生态修复,实现“破坏—修复—补偿”的良性循环;三是加强法治宣传,通过举办普法宣传周、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,普及碳中和相关知识,提升公众环保意识,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碳中和的良好氛围。

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,在推动黑土地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中,积极探索行刑衔接反向机制,以法治力量守护好这片“黑金”,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和肥沃良田。为黑土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贡献更多检察力量。

 


松北人民检察院 邮编:150090
黑ICP备05000574号-2 松北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